云开全站app官方入口下载
新闻中心

科普百篇系列(170) 我国关于‘土地沙漠化’治理成绩突出的‘风景县’

1 2023-12-30 01:35:28 来源:云开全站app官方入口下载

  到2018年,三北工程已经实施了40年,为此,国务院发布了《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40年综合评价报告》,超额完成了预设任务,已结束了沙进人退的历史,就连黄河水也变清了许多。

  三北工程是全世界目标最伟大成绩最显著的生态工程,联合国于2018年授予‘森林战略规划优秀实践奖’。

  (1)政府组织和投入。政府投入资金,聘请农民工固沙植树,买机械固沙,修建必要的保水措施;还在条件较好的地区采用飞机播种。

  (2)政府用优惠政策发动群众。只要你愿意去改造沙漠或去沙漠创业,政府就给与极大的优惠,甚至于资金支持。在优惠政策的鼓励下,涌现出一大批‘愚公’,也出现了一批‘沙企业’。

  本文这里介绍的是,改造沙漠成绩突出,经济效益显现,生态环境形成,值得旅游的‘风景县’。

  我国的治沙工程一般集中于3类区域;一是沙漠边沿治沙,防止沙漠化逐步发展;二是在河流两侧的荒地治沙,防治水土流失;三是整体连片治沙,形成防护林带,大面积改变生态环境。

  内蒙古恩格贝,地处‘库布齐沙漠’中段。库布齐沙漠是中国八大沙漠之一,降水极少,风狂沙漫,曾被称为不可治理的沙漠。在多国志愿者义务努力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协助下,恩格贝如今慢慢的变成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。

  恩格贝治沙经历是传奇的。上世纪六、七十年代,尤其是进入八十年代末以来,数以万计的国内外自愿者,云集恩格贝,义务植树治沙,各级政府积极协助。如今,三十余万亩沙区已经初步形成带、网、片、乔、灌、草结合的综合防护林体系,百万株树已经茁壮成长,恩格贝沙漠已变成绿洲,随之农业、林业、牧业、水利、渔业、旅游业从无到有,渐上台阶;科研、工业、贸易、种植、养殖、加工也加入其中,这块曾被人类放弃的土地,重新发出了光彩。

  恩格贝已发展成为生态旅游区。如今,恩格贝已种植树木100多万株,水库、水塘面积1万余亩,天然矿泉水一处,响沙两处。已经开发了植树旅游、观沙漠绿洲,开发出了沙漠珍禽动物观赏、大漠风景观赏、生态农业观赏、沙生植物观赏和游客休闲度假综合服务为一体的沙漠生态旅游区,有五大旅游景区,二十余个旅游景点。二十余个旅游景点。

  库布奇沙漠,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与河套平原的交接地带,也是距离北京最近的沙漠。此地气候干旱,沙漠化严重,几米到几十米的沙丘的流动性极强。

  1)在治沙方面,规划修建‘穿沙公路,南北5纵,东西2横,以路化区,分割治理’。先用草方格固沙修路,再在路方格中间人工造林,形成‘带、网、片配置,乔、灌、草结合’的格局,在沙丘低洼处大量种植固沙的经济作物,初步达到了治沙的目的。

  2)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,全力发展林沙产业,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,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链,农牧民脱贫致富。

  3)引建两个工业园区,如今的经济效益都已经过百亿元。推进旅游开发,如今已建成4A级沙漠公园。

  榆林地处陕西北部,位于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。由于气候变迁和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,经过近千余年的演变,这里变成了“人造沙漠”。

  古时候,榆林市是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,经济发达,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;沙漠入侵使得榆林变得一年四季风沙不断,植物无法生长。光复绿色,重建塞上明珠是榆林人千年的梦想。

  下面介绍几位治沙英雄,在他们的引领和组织下,榆林沙区重新变成了绿洲,变成了塞上明珠旅游区。

  治沙模范牛玉琴和榆林靖边县旅游区。1985年1月,她带头在榆林靖边县治沙,独家承包了万亩沙漠,全家上阵,用全家积蓄,还向邻舍借钱,买树苗,请人帮忙,终于完成了万亩植树的计划。至2001年,她共承包治理荒沙12万亩,种草植树4万余亩。牛玉琴的儿子张立强大学毕业后,回到家乡继承母业,创办治沙公司,扩大治沙队伍,深化治沙技术,极大提高了造林效率和质量。

  如今,靖边县不仅脱贫,绿海无边,而且经济得到了快速地发展,农、林、牧、渔、蔬菜和服务业都全面发展;工业以采油炼油、开采和液化天然气、炼油的化工产品为主,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也有相当的规模。

  靖边县旅游资源也开发出来了,如老红区活动历史展览,文化古城风景,壮观石窟、红沙岩地貌、汉代墓地,治沙生态园区,森林公园等等。

  治沙英雄石光银和榆林定边县旅游区。1984年,石光银毅然辞去农场场长职务,在榆林定边县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民股份治沙公司——“新兴林牧场”,与乡政府签订了承包治理荒沙3000亩的合同。他卖掉所有家畜,又从亲友家借、信用社贷,联合了7户农民,凑了10多万元的种苗款,一年的艰辛劳作初见成效。接着,他又凝聚起127户484人的治沙队伍,如今共治理荒沙、碱地25万亩。

  石光银治沙的第一阶段目标是“治沙与致富相结合,依托林草资源发展畜牧业,突出肉牛业,实现产业带动、集体致富奔小康的中国梦”。第二阶段目标是改善生活条件,发展大棚种植,通水通电通网。在石光银精神的带动下,定边县摘掉了‘贫困县’的帽子,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。

  如今,定边县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塞上名城;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,农贸繁忙,车辆穿梭,成了“陕西省现代农业强县”,“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县”,“全国县级区域石油产能第一大县”,……。

  定边县成了生态旅游风景‘县’。有关于古城文化和军事方面的很多遗迹,有沙漠国家森林公园,有大片果树花草种植基地,有沙漠景点旅游,有定边“三宝”(皮毛、咸盐、甜甘草)基地,等等。

  古浪县位于腾格里沙漠的南缘,植被稀少,狂沙肆虐,农田村庄一步步被吞噬,沙漠化十分严重。特别是古浪县北部的‘八步沙’是风沙口,“一夜北风沙骑墙,早上起来驴上房”是风沙严重的真实写照。

  八步沙“六老汉”是治沙的当代愚公、时代楷模。1981年,土门镇农民郭朝明等八位老汉以联户承包方式组建了八步沙林场,治沙造林,誓复家园。40年来,他们发扬愚公移山精神,父死子继,第二代、第三代相继加入,矢志不渝、艰苦治沙,先后在八步沙、黑岗沙以及北部沙区完成治沙造林25.2万亩,管护封沙育林草面积43万亩,一步一步把飞沙走石的不毛之地变成生机盎然的绿色海洋,为构筑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
  如今,古浪县已经建成了国家级森林公园,并将其与内蒙古草原连成一片,构成了京津冀地区的有效防护林带。

  古浪县马路滩已经建成国家AAA级旅游景区。有丝绸古道,沙洲城堡、西域风情;有大漠落日、沙海奇观;有荒漠珍禽、休闲农宅、沙漠植物园;有体验乡情民风,品尝绿色餐饮,四合院、蒙古包、休闲别墅的农家乐园。

  河北省塞罕坝,承德北部附近,地处内蒙古高原南缘浑善达克沙地南沿,地貌为高原和山地,海拔高,低气温时间长,年均降水量少,大风日数多,是典型的半干旱半湿润寒温性大陆季风气候。

  以前此地曾是万顷林海,由于采伐过度,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荒芜,沙化严重,人们形容当地是‘飞鸟无栖树,黄沙遮天日’。

  自1962年起,林业部就确立了在此建立大型国有林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的计划。建场57年来,塞罕坝从始至终坚持“生态立场、营林强场、产业富场、人才兴场、文化靓场”,这五大发展和经营的方针,

  如今已经植树造林百万亩,“人逼沙退、绿荫蓝天”,塞罕坝东、西、北三面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相连,构成了一条横亘于北京、天津北部的绿色屏障,有效地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的南移,阻挡了风沙对京津的侵袭。同时,塞罕坝百万亩的森林植被和发达的湿地ECO,有效地涵养了滦河和辽河水源,发挥了生态、经济、社会的综合效益,成为全国生态建设的旗帜和标兵。

  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4A级旅游区,它的特点是:水、湿地、草原、森林、清新空气,组合在一起,不同的季节,不同景色,可以可以称为度假的天堂。

  新疆地处亚欧大陆中部,远离海洋,群山环绕,气候干旱,水资源缺乏,植物稀少,沙漠面积大,随着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,过度放牧,使得土地快速地荒漠化。

  且末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,全县三分之二的面积为沙化土地,是新疆乃至全国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之一。

  他们摸索出一套有效的经验:在治沙区域的顺序方面,先在村庄和公路周围一些范围内治沙,并有计划地设立封禁保护区,禁止区内的人类活动,再进一步在封禁保护区治沙;在治沙措施方面,先用‘草方格’固沙,再采用沙漠‘无灌溉种植’技术,即种植‘梭梭’这类特殊的沙漠经济植物,投入少,成本低,见效快;在与科技结合方面,他们与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团队合作,从国内外引进几百种沙漠植物,选育出最理想的沙地植物,不但被运用到新疆各地防沙中,还走出国门,为非洲、中亚等国家开展荒漠化防治合作,为“一带一路”建设提供了科技支持。

  通过几十年不懈努力,曾经四面被沙漠围堵的且末县,现如今在沙漠中成功栽下一条长20多公里,宽7.5公里的防护林带,生态林面积达到11.5万亩,且末县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关于荒漠化治理的“新疆样本”。

  在准噶尔盆地北缘,裕民县的沙化草地采用无灌溉造林治沙模式效果非常明显;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,和田地区、阿克苏地区等国家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,也正在不断探索防沙治沙的新机制、新模式、新技术,以点带面全方面推进防沙治沙工作。

  新疆的沙产业也慢慢地发展起来了,现在已经全面推广了关于种植‘沙枣’,‘沙棘’,‘梭梭’,‘柽柳’,‘肉苁蓉’等具有经济价值的沙漠植物。

  在市郊,政府建了水库,存储经过处理后的污水;有了水,政府组织人们种树,现在已经造林万亩。同时还建了育苗林地。

  市郊土地戈壁化严重,政府组织群众种植适应于戈壁生长的植物——‘红麻’;‘红麻’根系粗壮,耐盐碱,抗干旱,是荒漠化治理、保健食品、药品、功能纺织品开发的优良植物资源。

  在政府支持下,香港刘起棠先生于2002年起,历时8年,耗资数千万,在戈壁建起‘戈壁红麻培植基地’,对品种来优化,成型的品种称为‘戈宝红麻’。

  ‘戈宝红麻’根系粗壮,宿根可存活30多年,水平根还可以每年萌发新株,它生命力顽强,耐盐碱,耐荒漠,抗干旱,在沙石堆中都可以生存,也适合在戈壁沙漠中种植。

  ‘戈宝红麻’是绿色保健植物:其花和叶可制茶制药,清脂降压,解郁安神,延缓衰老;其枝条可提取纤维制衣,透气护肤,抑菌除臭,冬暖夏凉,促进代谢。

  刘起棠先生承包了5万亩沙地,植树造林,还种植了2万多亩‘戈宝红麻’,创建了‘戈宝茶’股份有限公司。戈宝麻每年6月--8月开花,花期近100天。于是,昔日的戈壁荒滩变成一望无际的3A戈宝红麻花海景区。这里出了有一望无际的戈宝麻花海之外,还有盐湖、蒲草浅水湖湿地和戈壁石砾景区。这不仅是风景区而且也是经济作物区。

  柴达木盆地,遍地是沙丘、碎石,严重缺水,上百公里行程不见人烟,它是中国荒漠化面积较大、分布较广、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,自然条件恶劣,生态环境脆弱,风沙危害严重……

  针对区域的不同的特点,当地采取了不同的生态治理办法:对纯牧业区的天峻县,采取滴灌种草措施;在农业区,坚持用滴灌造林,优选青海云杉、新疆杨、柽柳、丁香、迎春等适生树种;林间种植药材;在气候恶劣、土地盐碱化严重,树木成活率极低的地区,则采取换土消碱办法种树种草。

  昔日的柴达木,“天上无飞鸟,地上不长草,风吹石头跑”,今日的柴达木已经止住了沙漠化,不少地区的树林、草地、经济作物地都是大片大片的,湖泊的面积也增加了,湖水也清澈了。

  现在的青海是国际生态旅游地,海西州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,也是柴达木治理的模范。海西州的旅游资源独具魅力。这里是蒙古族藏族自治州,有古老神秘的文化遗迹,绚烂多姿的民族风情;这里的湖、林、草、经济区构成了雄奇壮美的自然景观;这里的枸杞种植培养面积超3万公顷,以枸杞为主的企业有30多家,自动化生产,枸杞系列新产品100余种在整个世界畅销。

  本文仅简要介绍了,我国关于防沙治沙的‘风景县’,到那里区旅游,不但可以欣赏到特殊的风景,而且特别地,会受到强烈的心灵震感。

立即联系云开全站app官方入口下载为您定制光伏水利方案
返回顶部